下载

我变了!又没变! — 「Matrix Audio 矩声」element S 强叔简评

2023.05.10

「Matrix Audio 矩声」,应该近两年来在强叔日常的社交媒体中露脸最多的音频品牌了。应该也有一些朋友最初认识并开始逐渐了解这个品牌正是看到我日常的分享。在平时我也会收到一些朋友给我留言和私信,问到了不少关于「Matrix Audio 矩声」产品相关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之中,有一个问题总是会被提及,那就是关于「Matrix Audio 矩声」产品的输出端没有数字信号输出的问题。

/uploads/image/2023/05/31/53feaaef5c03b490abc4aa3cfac9ade5.jpeg

如图所示「Matrix Audio 矩声」的 element X 和 element X2 均为只有模拟信号输出。除了这两代 element 系列的旗舰型号之外,同系列其他产品也是这样的设置。在前不久更新的 element 系列产品 element X2 Pure 上,依然保持着这样的全模拟信号输出设置。

其实在音频领域中,一直都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存在。那就是一个成熟的品牌,究竟是应该有着完全一致性的审美和标志性的产品形态?还是应该具备多变的适应不同用户群体的变化?正如前面提到的,「Matrix Audio 矩声」以完全模拟的信号输出作为较长时间的所有型号产品设定。这个肯定是「Matrix Audio 矩声」官方传递的品牌及产品核心功能方向与产品使用场景预设,也可以说是品牌产品的根本之一。这个想动的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也曾经就这个问题同「Matrix Audio 矩声」的朋友们交流过。关于这方面一些反馈声音其实「Matrix Audio 矩声」已经关注很久而且他们是一个非常重视用户使用体验的品牌。再加上本身其实也有向多场景功能体验部分进行拓展的想法。于是,element 系列产品中最新的一款产品 element S 出现了。

当我得到这个确定的消息之后,我脑海中浮现了两个词:变了?没变?而当我先期拿到这台真机之后,我决定就以“我变了!又没变!”来作为这篇简评的标题,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至于究竟变了还是没变?变了的话是变在了哪里?接下来请跟随强叔来一探究竟吧。

IMG_4536.jpg

熟悉的牛皮瓦楞纸外包装,熟悉的圆形「Matrix Audio 矩声」音频贴封。

同样熟悉的是外盒包装的一个侧面留出来的矩形天窗。正好开口处对应着内包装盒的产品信息贴纸部分。上面有明确的产品型号、颜色、重量、包装尺寸、序列号等信息还有中英文双语的制造商信息。在此处有一个令我非常自豪的小细节,那就是这台机器,是正式量产发售版本机器中的第一台。其产品序列号后三位是 001,也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强叔这台算是该型号的“初号机”了。所以我觉得这台机器是可以作为纪念品传家的。

内包装盒保持了「Matrix Audio 矩声」产品包装的一贯风格。正面黑色的底色上有渐变的由大到小的规则矩形图案。右下角暗金色的「Matrix Audio 矩声」图形及字母 LOGO。

IMG_4535.jpg

内包装盒上依然有圆形黑色贴封。 

IMG_4537.jpg

印象中我在之前从没跟大家聊过「Matrix Audio 矩声」的这个品牌 LOGO,这次正好借这个机会来简单介绍一下。这是「Matrix Audio 矩声」第四代的 LOGO,从2018年开始沿用至今。极为简洁的 M+A 两个字母的大写变形代表 Matrix Audio 这两个单词的首字母。而且还有一个细节是从这一代 LOGO 启用的同时,“「Matrix Audio 矩声」”这个中文名称也同时就开始正式出现。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这个 LOGO 代表的是「Matrix Audio 矩声」全面系统化进行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起承点。

IMG_4538.jpg

继续开箱,打开外掀式盒盖,最上面是一层保护泡沫,中间镂空露出下面卡片正中的品牌 LOGO。

IMG_4539.jpg

拿开保护层,机器上方有产品简要操作指南和「Matrix Audio 矩声」的介绍卡片。属于比较简洁实用的包装级别。最底部的保护层中嵌入的是机器本体,外覆一层黑色保护袋。

其实以上开箱环节,了解过「Matrix Audio 矩声」近几年产品的朋友一定都不会陌生。一方面因为近几年「Matrix Audio 矩声」的产品从包装规格上来看是保持了非常好的一致性,可以说开箱一款产品就相当于开箱所有产品。另一个方面就是「Matrix Audio 矩声」这个品牌整体强调的风格比较低调,不搞繁枝错节,一切都是直给的感觉。所以仪式感相对并没有过多,反而是简洁到比较利落的感觉。

IMG_4540.jpg

以往强叔所有的开箱环节一定是要将产品的正面造型和设计放在最前面,毕竟正面将会最常与使用者进行直接面对面,直接决定了人机关系中的亲密友好程度。但是今天强叔决定背其道而行之,先来介绍产品的背面构造。这也是因为该篇内容我要讲的是「Matrix Audio 矩声」这款产品带来的变化和坚持。从背面看是最能直观了解到其最大的变化之处的。

IMG_4543.jpg

机身背部的正中偏上部位有模块化的双频 Wi-Fi 天线。这也是 从 element X2 开始采用的这种模块化天线接收设置,巧妙将天线融合到机身形成一个整体。

IMG_4541.jpg

背部的最大变化来自于输出端,没有 RCA,没有 XLR。完全的数字输出。在这里也还要强调一下,element S 是「Matrix Audio 矩声」第一款数字输出的设备。这个曾经被不知道多少人提出过希望能够出现的产品,现在终于出现了。最左侧的 IIS-LVDS 输出接口,最高可以支持 32Bit/768kHz 的 PCM 和 1Bit/DSD512 的数字音频输出。另外三个数字输出接口分别为 AES/EBU 输出接口、同轴输出接口和光纤数字接口。这三个接口均可以支持输出最高 24Bit/192kHz PCM 音频或以 DoP 方式输出 1Bit/DSD64 音频的数据。

IMG_4533.jpg

另外一侧首先是一个 USB DAC 接口。这个 USB DAC 接口是超乎于传统光纤、同轴类的数字接口,可以近乎无损的方式将高规格的 PCM 或 DSD 音频传输到音频设备。这个接口可以连接带有 USB 输入的 DAC 或其它音频设备,将已有的传统音响系统简单迅速接入当下盛行的流媒体和高解析度局域网串流的世界。同时这个 USB DAC 接口还具备 5V/1A 的超低噪声电源输出,电源经过多级超低噪声线性稳压器和输出滤波电路处理后再提供给外部设备,使外部设备的性能最大化发挥。

旁边是一个 USB Audio 接口。用户可以根据现在最为习惯的方式,使用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终端通过 USB Audio 接口与 element S 进行连接,让这些设备摇身一变成为运行流畅操作简便的数字转盘,输出高品质的数字音频到后端设备,这种方式同样也是可以最高支持到 32Bit/768kHz 的 PCM 和 1Bit/DSD512 数字音频输出格式。此外这个 USB Audio 接口还支持 HID 功能,通过屏幕播控触摸区和遥控器可向电脑端播放软件发送播放、停止、上一曲、下一曲等指令,通过 element S 机身本身即可实现基础的所连接的终端音乐播放控制。

再旁边是一个 type-C 规格的 USB 接口。该接口最大向外提供 5V/1.5A 的电源。可以配合符合 USB 大容量存储标准的设备使用,支持 FAT、FAT32、exFAT、NTFS 等不同文件系统格式。

最后是一个 LAN 千兆以太网接口。右侧是电源插口电源规格为 AC 100V-240V 50/60Hz。可以说这背部全数字化的变化,就是 element S 为我们带来的最大变化的全部体现。

IMG_4546.jpg

将机身竖立起来看机顶部分。简洁的线条与 CNC 成型阳极铝合金机身的融合,这正是 element 元素系列产品最初的设计理念。左前方的 MA 图形 LOGO 支撑起它的品牌 DNA。

IMG_4545.jpg

IMG_4544.jpg

将机身翻转。底部正中为产品信息标签,偏后部有十二条斜着的镂空格栅用以强化散热能力。四周分布了四个圆形的黑色脚垫,以保证机器运行的物理稳定性。

以上讲了 element S 的背部区域功能,也是我想要说的「Matrix Audio 矩声」发生了变化的最主要部分。那下面要说的自然也就是没有改变的一些方面,首先要说的就是正面造型设计了。

IMG_4570.jpg

IMG_4569.jpg

我把几代不同的产品叠叠乐放在一起来说明,就可以不用文字来描述了。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是一模一样。除了,它没有实体开关按键,也没有实体音量旋钮。不过明眼人还是一眼可以看出这是完全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家人嘛。

IMG_4547.jpg

与 element 系列第二代产品完全一致的 3.46 英寸的高清彩色触摸屏,屏幕左下角触控电源开关。

IMG_4548.jpg

轻触 power 开关,点亮屏幕,出现 MA 标识,loading……出现基础界面。

IMG_4585.jpg

初始默认的菜单语言为英文,我们可以在设定中找到语言切换项将其更改为中文菜单。

IMG_4584.jpg

之后将其连接到家庭空间局域网之内。找到网络连接,可以选择通过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现在最惯常使用的都是无线网络了。你可以看到它进行网络列表的获取,找到您自己空间的局域网输入密码连接即可,整个过程非常流畅简单。

IMG_4559.jpg

IMG_4551.jpg

在这块屏幕之中融入的是「Matrix Audio 矩声」标签化非常明显的 UI 设计和交互。用户可以便捷地操作设备功能,同时也可以准确了解设备状态。播放音乐时还可以完整的呈现专辑封面、曲目、艺人、播放时间等,可以说这才是当代 Hi-Fi 产品必备的基础产品使用体验。

输入通道有三个选项分别是 USB 音频、流媒体及 CD 驱动器。分别来说一下。USB 音频的输入方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可以连接手机、电脑等设备,把这些设备作为数字转盘,输出高品质的数字音频到后端设备,最高支持到32Bit/768kHz 的 PCM 和 1Bit/DSD512 数字音频输出格式。流媒体通道就是配合使用「Matrix Audio 矩声」自己的手机应用 MA Remote App 使用多种流媒体平台进行网播。这也是之前的 element 系列产品核心的使用功能。CD 驱动器通道是从 element X2 开始后新增加的一个人性化功能。可以外接 CD ROM 光驱进行音乐 CD 光碟的读取。

输出通道分为纯数字输出和 USB DAC 两种方式。

IMG_4586.jpg

刚开机就发现有了最新的固件,二话不说先更为敬。

IMG_4571.jpg

IMG_4572.jpg

USB 连接 MBP,Apple Music 流媒体收听,码率识别 PCM 768kHz。已经足够优秀的基础声音素质,用以日常欣赏各类型音乐足够。

IMG_4588.jpg

Sp3k cooper 直连 element S 作为纯数字转盘,不同码率识别完全 OK 没有任何问题。

IMG_4560.jpg

element S 读取移动硬盘数字输出到钰龙天鹰座三单解码放大一体机,分别单端和平衡耳机输出口驱动开放式、封闭式两种不同的平板旗舰级别耳机。

IMG_4580.jpg

最终我使用比较长时间搭配的还是强行的「Matrix Audio 矩声」西装搭配,element S 提供数字信号,然后由「Matrix Audio 矩声」的 X-SABRE 3 进行解码驱动有源音箱。这也是我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应用在我的工作室的搭配组合。

/uploads/image/2023/05/31/309463764fc8fe1422d10eccc58805f8.png

作为纯音源提供设备,其高效稳定的信号输出是关键。「Matrix Audio 矩声」在 element S 之中内置了两颗Accusilicon 超低相噪飞秒时钟,分别作为 44.1kHz 和 48kHz 及其倍数采样率的时钟基准,由独立的低噪音线性稳压器供电,FPGA 自动进行分频及切换控制,为低抖动的数字音频输出提供必要的条件,极力避免损失音乐中的每个微小细节。而同时也能保证其稳定运行提供有保障的信号。

当然还有一个环节要说的就是大家注意到了这台机器是并没有标配遥控器的,而在机器本体之上也并无任何实体按键只是通过触控屏幕来进行基础操作。所以了解「Matrix Audio 矩声」产品的人一定知道它有着很强的与 MA Remote App 适配使用联动关系。

通过 MA Remote App 与 element S 进行连接。

/uploads/image/2023/05/31/26f1199cdc3e2d67d8378afa02e69379.jpg

对于「Matrix Audio 矩声」的老用户而言,使用体验不必多说,完全无缝衔接没有任何多余的适应时间成本。

在配置选项菜单中可以进行非常细致的自定义。尤其是 IIS-LVDS 接口的定义更是需要玩家逐项进行考量。

Group 378.png


音乐内容库不管是直接 USB 读取还是 NAS 接入的设置操作都并不复杂,「Matrix Audio 矩声」用户肯定都是非常熟悉习惯可以轻松完成的。

至于在控制界面上由于 element S 产品形态的原因,功能按键比较少。只有开关、休眠、USB 连接、流媒体通道、同轴连接通道。更显示出一种极简之美。

最后做个小总结。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在 element S 之上,「Matrix Audio 矩声」的确是变了。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这代表了在产品形态的拓展和未来的走向方面出现了一个拐点甚至是分水岭。而在我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和器材搭配 element S 进行使用的时候,我又深刻感受到它依然表现出来的体验和声音基础并没有改变。丝滑的智能终端触控体验,加上中正扎实的全频段回放能力。在其精巧的体积之下它做到了一台数播、转盘或者网桥应该做到的全部工作。

它的出现其实最为适合以下几种用户的需求。首先就是 PC Hi-Fi 的用户,而且是同时适合两种不玩法的 PC Hi-Fi 用户。因为可以使用它作为 PC 的音频界面,让用户曾经使用的一些不具备 USB 输入功能的设备重新焕发新生。而另外一个层面,它又非常适合硬盘音乐文件收集者和 NAS 音频玩家。除了 PC Hi-Fi 玩家之外,当下最主流的流媒体用户同样能通过 element S 的产品形态上获得兼顾便捷程度和高阶音质的解决方案。

但是在强叔看来,element S 的出现不仅是一款具备更加精细化分类的产品而已。这代表了多年来一直在音源领域进行耕耘的「Matrix Audio 矩声」,已经不满足高度集成一体化的设备,进而开始有向着更为精细化专业化的产品形态进行尝试。但是我们所谓的纯数字输出也好,还是带着「Matrix Audio 矩声」特质的模拟输出也好,为更多的用户提供高效、稳定的音源这一个宗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可以说从 element S 中我看到「Matrix Audio 矩声」变了,又没变。我相信在未来也许围绕着音源这一核心,「Matrix Audio 矩声」还会有更加精细化的其他产品类型出现,这都是变化。然而对于用户需要的最好的音源这一主旨,「Matrix Audio 矩声」的追求永远也不会改变。




注意:matrix-digi.com 使用 cookie 来提供必要的网站功能、改善您的体验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意味着您同意我们的 《隐私政策》 并允许我们使用 cookie 追踪您的访问数据。